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阅人间久,曾降百万魔。
悲忧诚害性,喜悦亦伤和。
省事常须勉,忘怀得最多。
当年未知此,无奈月明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降魔》,通过描绘作者经历世事沧桑后的人生感悟,展现了他对人生悲喜的深刻理解。首句“老阅人间久”表达了诗人阅尽人世浮沉的岁月沉淀,"曾降百万魔"则象征着诗人克服了无数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接下来的两句,"悲忧诚害性,喜悦亦伤和"揭示了过度的情绪波动对人的负面影响,认为悲伤忧虑会损害人的本性,而过度的快乐也会破坏内心的和谐。
诗人进一步告诫自己要"省事常须勉",即在面对世事时应保持适度,尽量减少无谓的烦恼。最后,他反思过去,感慨若早知情绪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或许在年轻时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月明(可能指困难或挫折),避免其带来的困扰。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陆游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薄晚初沾洒,清晨更惨悽。
鱼寒抛饵去,鸦湿就檐栖。
幽涧溅溅溜,长堤浅浅泥。
一杯持自贺,吾事在锄犁。
映空初作茧丝微,掠地俄成箭镞飞。
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
池鱼鱍鱍随沟出,梁燕翩翩接翅归。
惟有落花吹不去,数枝红湿自相依。
晓望横斜映水亭,暮看飘洒湿帘旌。
不嫌平野苍茫色,实厌空阶点滴声。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会当晴。
且将穑事传童稚,未插秧时正好耕。
家近蓬莱白玉京,草堂登望不胜清。
初惊野色昏昏至,已见波纹细细生。
残醉顿消迎乱点,微吟渐苦入寒声。
只愁今夕虚檐滴,又对清灯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