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六)

大人境界终难到,到后如何说向人。

不是当人知见力,莫将知见别疏亲。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大人的境界实在难以达到
达到之后又该如何向他人述说

注释

大人:指有很高修养或地位的人。
境界:指人生的领悟或精神层次。
终难到:始终难以企及。
到后:到达那个境地之后。
如何说:怎样表达或传达。
向人:对他人讲述。
不是:并不是。
当人:普通人,一般人。
知见力:认知和理解能力。
莫:不要。
疏亲:区别对待,亲近与疏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六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修行者的境界和智慧的理解。"大人境界终难到"表达了高深的修行境界难以轻易达到,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领悟。"到后如何说向人"则暗示了即使达到这种境地,如何用平常心或不言的方式去传达这种体验也是一个挑战。

"不是当人知见力"强调了这种境界并非仅凭一般人的认知和理解力所能触及,需要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莫将知见别疏亲"进一步告诫人们在追求智慧时,不应过分区分亲近与疏远,即不应执着于分别对待不同的知识和见解,而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关于修行、悟道以及智慧观的深刻内涵,鼓励读者在修行过程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六)

忧民恤物敛天威,坐断乾坤肃四夷。

先放腊梅凝瑞雪,次教春色到瑶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十七首(其十五)

城东圣母坐莲台,大地众生正眼开。

与佛同生嫌见佛,一身难作二如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十七首(其十三)

丁宁损君德,无言真有功。

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偈颂十七首(其十)

道人猛利难亲近,漾笠中流验作家。

忆昔高人何处去,夜深和月过平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