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丁宁损君德,无言真有功。
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第十七首中的第十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丁宁损君德"暗示着过多的叮嘱或规劝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品德,而"无言真有功"则强调了行动胜于言语,有时候沉默的力量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和智慧。接着,"任从沧海变"象征世事无常,变化莫测,但诗人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变迁而改变对原则的坚守,"终不为君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决心。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沉思,倡导内敛与坚持自我之道。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道人猛利难亲近,漾笠中流验作家。
忆昔高人何处去,夜深和月过平沙。
群阴剥尽一阳生,又见东山水上行。
冷笑云门多口老,却来日午打三更。
七步周行犹彷佛,指天指地不分明。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驴年也不清。
花光满,深屋隔帘重。
怪底游蜂能解事,碎雕窗纸透玲珑。阵阵入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