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平原舟中(其二)

晚霁枫能碧,遥天雁正孤。

未逢陶令菊,转忆汉宫萸。

客有白衣至,江从锦缆纡。

登高无处所,驻楫湛村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舟中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节日习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首联“晚霁枫能碧,遥天雁正孤”,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枫叶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深邃的碧绿,天空中大雁孤单飞翔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晚”、“霁”、“枫”、“碧”、“遥”、“天”、“雁”、“孤”等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颔联“未逢陶令菊,转忆汉宫萸”,借用了陶渊明爱菊和汉宫重阳节佩戴茱萸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诗人并未遇到陶令(即陶渊明)所喜爱的菊花,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汉宫中人们佩戴茱萸庆祝重阳的情景,流露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

颈联“客有白衣至,江从锦缆纡”,描述了有位穿着白衣的客人来访,江水从系着锦缆的船只旁缓缓流过。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尾联“登高无处所,驻楫湛村酤”,表达了诗人想要登高远眺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能暂时停下船桨,品尝乡村酿制的酒。这既是对节日习俗的遵循,也是对当下情境的无奈与释然。诗人通过这一行为,似乎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与随遇而安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节日习俗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山寺逢观微上人至自里中

福地游方遍,浮云意自閒。

江船乞食去,海会泛杯还。

净口中冷水,埋名北固山。

因逢故乡客,一笑出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柬茅平仲

不见茅君久,停舟拟暂过。

风尘双鬓改,踪迹十年疏。

山色饶丛桂,江烟吹薜萝。

知君应渐老,诗律近如何。

形式: 古风

赠闵寿卿时寿卿将入武彝卜筑

未向桂丛隐,时从莲社游。

名山双短屐,尘世一浮沤。

把酒月临水,题诗风满楼。

更闻买山计,欲赋幔亭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金山寺四首(其一)

阔岸连瓜埠,孤标控润州。

龙宫鳌并驾,鲛室蜃为楼。

隔浦夕阳下,他山独树秋。

不须鞭石去,此地有丹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