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闵寿卿时寿卿将入武彝卜筑

未向桂丛隐,时从莲社游。

名山双短屐,尘世一浮沤。

把酒月临水,题诗风满楼。

更闻买山计,欲赋幔亭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闵寿卿即将隐居山林的祝福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想象。

首联“未向桂丛隐,时从莲社游”,以“桂丛”和“莲社”象征高雅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向往。桂树常被喻为高洁之物,而莲社则与佛教修行有关,暗示友人将过上一种精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颔联“名山双短屐,尘世一浮沤”,通过“名山”与“尘世”的对比,强调了友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世俗喧嚣的决心。“双短屐”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一浮沤”则比喻短暂、虚幻的尘世生活,进一步突出了隐逸生活的价值。

颈联“把酒月临水,题诗风满楼”,描绘了友人在山水间饮酒赋诗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月光洒在水面上,映照出诗人的身影,而风吹过楼阁,似乎都充满了诗人的才情与豪情,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氛围。

尾联“更闻买山计,欲赋幔亭秋”,透露出友人不仅计划隐居,还准备在秋天时创作更多关于隐居生活的作品。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艺术创作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憧憬。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寺四首(其一)

阔岸连瓜埠,孤标控润州。

龙宫鳌并驾,鲛室蜃为楼。

隔浦夕阳下,他山独树秋。

不须鞭石去,此地有丹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金山寺四首(其二)

水国开金界,江天耸玉台。

中流双砥柱,一水两蓬莱。

古刹临无地,毫光接上台。

凭高最箫瑟,风雨隔江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金山寺四首(其三)

照水烟鬟矗,凌波玉笋孤。

更疑北海若,擎出碧珊瑚。

日落蛟龙立,天高鹤鹳呼。

钟鸣僧不语,寒色满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登金山寺四首(其四)

海口霞明树,波心月渡僧。

拂云高顶竹,照水下方灯。

天远孤城壮,潮平怪石层。

閒过竹院话,净饭共南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