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刘养直

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

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

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

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谟对友人刘养直的追悼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品德的崇高赞誉。

首联“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以“校雠”和“藏书”为引子,表达了对刘养直在学问上的卓越贡献的追忆。天禄象征着学问的宝库,善和则代表了他收藏书籍的地方。这两句暗示了刘养直在学术领域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的离去让这些珍贵的知识失去了传承的可能。

颔联“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哀伤的氛围。殷台的落日和象山的春草,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通过“尘杳杳”和“春离离”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颈联“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表达了对刘养直高尚人格的赞美。玉雪比喻其清白高洁的品行,而梧桐则象征其家族的繁盛。这里不仅赞扬了刘养直个人的道德风范,也寄托了对其家族后继有人的美好祝愿。

尾联“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总结了对刘养直的评价。斯文不朽,意味着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存于世,无憾表达了对他一生追求的肯定。刻石埋名,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纪念方式,此处“楚奇”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石料或技艺,强调了对刘养直的特别纪念,同时也暗含了对他才华和贡献的极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品格的赞颂,表达了对刘养直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知识、道德的尊崇。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和肱道人

道人连日醉如泥,应爱铜泉浸鹿蹄。

内景新将丹鼎炼,丽词常展锦笺题。

迎春处处经行遍,饯岁时时举按齐。

只恐夜深欢寝后,不知鸡向五更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人日登风度楼留题

凭高吊古想开元,风度谁知相国贤。

八柱承天垂日月,千峰列戟拥貂蝉。

龙乘海气窗间过,鹏息天风雨下眠。

忽忆重华增怅望,苍梧渺莽暗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巳除日次萧极初韵

岁寒不作还家计,倚遍仙人十二阑。

霜残腊梅殊草草,苔深墨竹却桓桓。

时弹焦尾清还绝,不酌流霞兴自宽。

二友风流知我者,耻将心事学冯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成台

韶阳太守台成日,玉局仙人海上归。

万籁尽如韶九奏,五云遥见凤双飞。

莲峰隔浦浮春色,武水澄波漾暖晖。

错把滕王江阁比,鸣鸾歌舞是邪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