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望岐笠山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向北望去直直延展百里,高峻山峰千仞青翠挺立。
彩虹横跨天空,在朝阳下消失,飞雨中似乎带着龙的气息。
幽深山谷积聚着烟云,阳光照耀的崖壁草木显得生机勃勃。
登高远眺,此景始终令人流连忘返,我期待再次来到这座亭子。

注释

北:向北。
望:看。
直:直直地。
百里:一百里。
峨峨:高峻的样子。
千仞:极高。
青:青翠。
断虹:残破的彩虹。
迎:迎接。
日:太阳。
尽:消失。
飞雨:飞舞的雨。
带:带有。
龙腥:龙的气息。
阴壑:幽深的山谷。
烟云:云雾。
畜:积聚。
阳崖:阳光照射的崖壁。
草木灵:草木生机盎然。
登临:登高眺望。
终:始终。
不厌:不感到厌倦。
时许:时常。
兹亭:这座亭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新霁望岐笠山》,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站在高处远眺岐笠山的景象。首句"北望直百里"展现了诗人极目远眺的开阔视野,紧接着"峨峨千仞青"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苍翠。"断虹迎日尽"形象地刻画了雨后彩虹横跨天际,与阳光交融的壮观画面,而"飞雨带龙腥"则通过雨水的气息,暗示了山势的雄浑与神秘。

"阴壑烟云畜"写山谷中蓄积的烟云,增添了山间的迷蒙与深邃,"阳崖草木灵"则赞美了山崖边草木的生机勃勃,富有灵气。最后两句"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深深喜爱,流露出一种常来此地欣赏的心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岐笠山的自然风光,既有静态的山势,又有动态的天气变化,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体现了梅尧臣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新燕

前时春社毕,今日燕来飞。

将补旧巢缺,不嫌贫屋归。

衔泥和草梗,侧翅过柴扉。

岂比惊丸雀,迎人欲拂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酬杨愈太丞之寿州见别

畴昔西州谢法曹,声名籍甚我徒劳。

升沉一府已荒冢,憔悴两人犹二毛。

眼见荣华能几日,心知富贵只秋毫。

淮南鱼美香粳滑,饱去清吟岂不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

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

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颖公遗碧霄峰茗

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

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

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嘉。

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