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遂初园的清新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雨后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园林新雨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一场小雨过后,园林显得格外清新。接着,“微风度丛竹”描绘了轻柔的微风吹拂过茂密的竹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振衣登高台”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向往与探索之心,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登高望远的视角。
“远山互回复”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远山仿佛在相互应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接下来,“空翠滴诸峰,烟岚近茅屋”两句,分别从高处和低处描绘了园中的景色,空中的翠色与山峰相映成趣,近处的烟岚缭绕着茅屋,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富有诗意的画面。
“庭前早梅舒,池上闲鸥浴”则将视线转向园内的细节,早梅绽放,鸥鸟悠闲地在池水中沐浴,这些生动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杨柳初垂丝,掩映春波绿”描绘了杨柳轻柔的枝条在春水的倒影中轻轻摇曳,绿波荡漾,充满了生机与美感。最后,“遥闻鹤唳起,缥缈出松谷”和“数声渔笛来,残阳挂乔木”两组画面,分别以鹤唳和渔笛的声音,以及夕阳挂在高树之上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和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早春遂初园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