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蜘蛛三首(其二)

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

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

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

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蜘蛛张网是为了寻找食物,不料丝线斜挂误缠住了人。
它依靠着这些线来记录和维持网络,就这样意外地找到了安身之处。
横跨道路时,这蛛网像帽子般阻碍了行人,而清晨的露珠频繁地挂在上面,像是满天的珍珠。
小孩子们觉得这蛛网既精巧又可爱,渐渐地,这网似乎大得都能遮到车轮了。

注释

网密:蜘蛛网密集。
将求食:为了寻找食物。
丝斜:蜘蛛丝斜挂着。
著人:缠到了人。
因依:依靠。
方纪绪:方式或方法来记录网的线索。
挂罥:挂住、缠绕。
容身:找到安身的地方。
截道:横跨道路。
蝉冠:这里比喻蛛网像帽子一样,可能因其形状类似古人的冠帽。
碍:阻碍。
漫天:遍布天空。
玉露频:露珠频繁地出现,如同满天的珠宝。
儿童:小孩子。
怜:喜爱。
小巧:精巧细小。
渐欲及车轮:形容蛛网越来越大,似乎能触及到过往的车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蜘蛛网和蜘蛛行为的精细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敏锐感知与深刻领悟。诗中“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蜘蛛编织网以捕食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一句,则是对蜘蛛在网中自由活动和隐藏自身的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妙的感悟。接着,“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两句,不仅描绘了蜘蛛网上沾湿露珠的情景,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蜘蛛网的细小与坚韧。

最后,“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一句,则是从孩子们对于蜘蛛和其网的好奇与模仿中,看到了生命力的旺盛与发展的趋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微观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宇宙。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虫豸诗.虻三首(其二)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其二)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虫豸诗.蛒蜂三首(其二)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虫豸诗.蚁子三首(其二)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敢惮榱?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