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虻三首(其二)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无数山峰间溪水沸腾,石头似煮,六月天里云彩如同火烧般红艳。
自怜生来就无同类相惜,怎能忍受还有众多恶毒之物相逼。
牛的皮肤被撕裂如同刀割,马被咬后鲜血流淌形成图案。
连蹄子和角都遭受如此对待,更何况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呢。

注释

千山:形容山多。
溪沸石:溪水热得像沸腾一样,石头也被烘烤。
六月:夏季最热的时候。
火烧云:形容云彩如火般红艳,常指傍晚的云彩。
自顾:自我怜悯。
无类:没有同类,孤独。
那堪:怎么能够承受。
毒有群:有毒的生物成群结队。
搏牛:与牛搏斗。
皮若截:皮肤像被刀切断一样。
噬马:咬马。
血成文:血液流出形成图案。
蹄角:动物的蹄和角。
尚如此:尚且这样,表示情况严重。
肌肤:身体的皮肤肌肉部分。
安可云:怎么能提,意思是更不用说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景象,山溪汹涌,岩石酷热,如同火烧云霄。诗人自嘲自己与众不同,无所归属,内心充满苦闷和孤独。接着,诗人形容一种毒虫,其凶猛程度如同搏扭牛皮、咬啮马血,留下斑斑点点的痕迹。最后,诗人提到即便是牛角马蹄,也尚且如此狠辣,自己的肉体又岂能安然自得。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毒虫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以及对于凶猛生命力度的惊叹。诗人运用生动鲜明的比喻,将个人的孤独感受与大自然的强烈力量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现实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其二)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虫豸诗.蛒蜂三首(其二)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虫豸诗.蚁子三首(其二)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敢惮榱?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虫豸诗.蟆子三首(其二)

晦景权藏毒,明时敢噬人。

不劳生诟怒,祗足助酸辛。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天方刍狗我,甘与尔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