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沈李陆禹卢潘诸文学同徐山人集芙蕖馆分得前字

客到孤城暮,亭开万水边。

晴虹标野渡,岩雪动平川。

吾爱沧浪曲,谁听白石篇。

群鸥惊落木,孤雁下新烟。

楚泽樵渔在,吴云涕泪偏。

一尊聊永夕,双鬓任摧年。

春入寒衣后,歌停夜漏前。

出门看岭月,任尔妒婵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聚会的温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夜晚的静谧与美好。首联“客到孤城暮,亭开万水边”描绘了聚会地点的环境,孤城傍晚,亭台临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颔联“晴虹标野渡,岩雪动平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背景,晴空中的彩虹映照在野外渡口,岩石上的积雪似乎也在平川上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颈联“吾爱沧浪曲,谁听白石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聚会中可能有人在吟唱或谈论着关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尾联“群鸥惊落木,孤雁下新烟”通过群鸟与孤雁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聚会时的和谐与孤独并存的情感,群鸟因落叶而惊飞,孤雁则在新烟中降落,寓意深刻。

接下来的“楚泽樵渔在,吴云涕泪偏”两句,将聚会的场景与历史人物相联系,仿佛在说楚地的樵夫渔人在忙碌,吴地的云彩中似乎蕴含着离别的泪水,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深度。最后,“一尊聊永夕,双鬓任摧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有酒可饮,但岁月不待人,两鬓已斑白。“春入寒衣后,歌停夜漏前”则预示着聚会的结束,春天的到来标志着新的开始,而歌声的停止则意味着夜晚即将过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冬夜聚会的温馨与深沉,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时间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通州顾子顾我山中临别成篇

相思曾汉苑,相见此江城。

杨柳春山细,蘼芜夜雨生。

凤题今日字,龙卧昔人名。

世事孤心在,霜华两鬓惊。

艰危吾抱病,流落尔何情。

作赋看霞坠,开尊对月明。

双鸿聛聣暮,尺牍广陵行。

莫忘沧浪水,红尘满客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出访陆长庚不遇

出郊频系艇,筑室不依山。

樵者千林下,人家一水间。

岩花春更碧,渚草夕仍斑。

汝谓长逃世,吾将共闭关。

岂乘黄鹤去,何意白云还。

龙剑斗边色,渔竿石上闲。

玄芝应自摘,丛桂好谁攀。

惆怅当年语,丹书次第删。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同何侍御游大云寺十二韵

骢骑中原下,招提绝域边。

黄金原布地,青石正参天。

齐鲁停杯外,蓬莱落雁前。

沙平楼阁直,路僻斗牛偏。

法有玄猿听,经知白马传。

慈云千岭合,慧日万家悬。

树结空中果,池开定后莲。

晨钟飘积雪,夕梵度轻烟。

群鸟频窥偈,双龙欲护禅。

阴阳悲荚砌,今古慨桑田。

代色东无尽,河流西可怜。

问君逃苦海,何以赋甘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万彦和佥宪之广东

为郎依北斗,作赋重西京。

云里金茎诏,愁边沧海行。

星文开凤节,秋色动羊城。

桂叶双旋转,梅花列戟迎。

按章孤岛入,揽辔曲江平。

紫气朝看剑,苍梧夜勒兵。

回风五岭振,飞雨百蛮惊。

潮起鱼龙偃,珠来日月明。

罗浮高可立,溟渤远能清。

吴楚千戈泪,乾坤竹帛名。

纵横粤王垒,慷慨汉臣缨。

万里还相忆,寥寥今古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