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何司寇》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的何司寇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汉署星沈紫水滨,冈州难问老成人”以“汉署星沈”象征逝者的离世,将汉代官署中的星辰比喻为逝者,形象地描绘出其离去的场景。而“紫水滨”则暗示逝者生前的官职与地位,同时“冈州难问老成人”表达了对逝者德高望重、难以寻觅其替代者的感慨。
颔联“万钱忆会鸣钟里,五羖俄悲相杵邻”通过“万钱”与“鸣钟”、“五羖”与“相杵”的对比,既展现了逝者生前的财富与声望,又暗含对其身后哀悼的凄凉之感。这里“鸣钟”可能指丧礼中的钟声,“相杵”则可能指丧葬仪式中的捣衣声,两者都与哀悼相关。
颈联“枣下歌传真厌世,橘中棋散竟藏身”运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枣下歌”出自《庄子》,描述了一个人在枣树下唱歌,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第二个典故“橘中棋”出自《史记》,讲述了一个隐士在橘园中下棋,最终选择隐居的故事。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逝者对尘世的厌倦以及最终选择隐退或离世的心境。
尾联“承家更有玄成嗣,乔木他年念世臣”则转向对逝者家族的传承与后人的怀念。其中“玄成嗣”可能是指玄成公,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后代能够继承其优秀品质和事业的期待。“乔木”常用来比喻家族的繁盛与长久,而“他年念世臣”则表达了对逝者作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家族传承与后人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