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其二)

池面粼粼已送凉,小窗危坐听风篁。

不应尚厌秋来热,已减炎天五刻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水面泛起波光带走了炎热,
我独自坐在小窗边聆听竹叶风声。

注释

池面:水面。
粼粼:波光粼粼。
已送凉:已经带来凉意。
小窗:小窗户。
危坐:端正坐着。
听风篁:聆听竹子风吹的声音。
不应:不应该。
尚厌:还嫌。
秋来热:秋天的炎热。
已减:已经减少。
炎天:炎热的夏天。
五刻长:减少了五个刻度的时间(古代计时单位,一刻约等于现在的15分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图景。"池面粼粼已送凉",通过对池水反射出的光芒来传递出一种凉爽之感,这是深秋季节特有的景象。小窗旁坐着的人物,正在聆听风声,给人以恬淡自适的感觉。

接着诗句转向"不应尚厌秋来热",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回忆与对比,以及对于已经过去的酷热天气的不留恋。最后一句"已减炎天五刻长"则是从时间角度去感受和描绘季节的转换,通过具体的时间长度来强调秋意渐浓。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深秋景象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人(其四)

夕阳返照树头明,天外虹收放晚晴。

洗尽尘埃初雨过,一蝉飞入绿槐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人(其三)

庭前槐树绿阴阴,静听玄蝉尽日吟。

枕簟虚凉清梦境,了无俗物动禅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人(其一)

杨柳疏疏已报秋,月华如水浸阶头。

惜无画手王摩诘,貌取中宵一段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人松江(其二)

去年春尽西湖上,把酒看山听涧泉。

今日松江烟浪里,平分诗思入渔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