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房高揭谏和书,知是高人意不虚。
我亦今年三十七,闭门畏祸独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僧房中高悬谏和书目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感慨。"僧房高揭谏和书,知是高人意不虚"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那位高僧悬挂的谏言书信内容的认同,认为其中蕴含的是非分明的道理,不是普通之见。
接着的"我亦今年三十七,闭门畏祸独何如"则透露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提到自己也已经三十七岁,而这种年龄在古代通常被认为是壮年时期,但诗人却选择了"闭门畏祸",这意味着诗人因为担忧灾难而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与他对高僧书信内容的认同形成了一种对比。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诗句充满了深刻的人生体验。
总体来看,王遂通过这首简短的诗句,不仅表达了对高僧智慧的尊敬,也揭示了个人面对外界变化时的心路历程。诗中融合了对理想与现实、信仰与恐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性。
不详
俭慈三十一年主,已不自知其至尊。
时向道傍逢故老,但能垂泪不能言。
经旬风雨陡新晴,一夜蟾光直到明。
清晓衣冠原庙去,分明眷佑似平生。
卤簿萧萧鼓吹鸣,属车前导乘舆轻。
□□殿里朱门閟,无复传呼辇路声。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
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