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岁游山已恨迟,山中仍喜见辛夷。
簪缨且免全为累,桃李犹堪别作期。
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山郎不作同行伴,折得何由寄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和个人心境的独特抒写。开篇即表达了对游山延迟的遗憾,但山中幸遇辛夷花,显得欣喜若狂。"簪缨且免全为累"一句,通过将装饰品比作负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压抑与不满。紧接着"桃李犹堪别作期"则是表达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
中间两句"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阳光的变化与风的起落都被赋予了一种情感色彩,彰显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结尾两句"山郎不作同行伴,折得何由寄所思"则是诗人的独白,他选择了与自然为伴,不愿与他人共同前行,而折取辛夷花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杨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
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
扁舟载归去,知是汎槎人。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
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