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社会混乱的忧虑和无奈。诗中“越徼稽天讨”指的是上天似乎也在审视人类的行为;“周京乱虏尘”则形容中央政权衰弱,边疆战事不断,国土沦丧。此情此景,使人感到苍茫人烟中无处可寻,“江表更无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孤独感。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沉痛回忆和对未来迷茫的态度。最后两句“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则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漫步于白杨林中,感慨万千,以至于眼泪纷纷,这些景物和情感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对乱世的无力回天之感。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
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
扁舟载归去,知是汎槎人。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
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
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
罾网鱼梁静,籉簦稻穗收。
不教行乐倦,冉冉下城楼。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
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
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