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生活情趣的享受。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开篇即以轻巧的渔舟与悠扬的晚霞构筑了一种恬淡闲适的情境。短棹象征着渔人工作的工具,而“钓船轻”则透露了诗人的心情,仿佛他自己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晚烟笼碧,不仅是景物描写,也增添了一份梦幻般的色彩。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这里,“塞雁”和“海鸥”都是指鸟类,但它们分别代表着内陆与海洋的不同环境。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传达了自然界在秋季变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这份美景的独特占有感。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这一句则转向日常生活的温馨和乐趣。“锦鳞”形容鱼鳞的光泽,“拨剌”则是捕捉鱼虾的工具。诗人通过描绘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而“取酒价相敌”则表明了诗人对饮酒这项消遣活动的享受和珍视。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诗篇以此句作为结束,带来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风顺片帆”形容的是顺风航行,帆船轻松前进。诗人在这宁静的夜色中,似乎在询问,何人能够如他一般,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停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细致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
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
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
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