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少参止采珠疏

采珠为害可胜穷,谁沥丹诚达九重。

已见地方遭水火,宁驱民命饱蛟龙。

薇垣信有回天力,草野宁知曲突功。

如此医和堪活国,几多药裹肘囊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对陈少参提出的停止采珠建议的深刻反思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官员应尽职责的思考。

首联“采珠为害可胜穷,谁沥丹诚达九重”开篇即点明了采珠活动带来的深重危害,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愿意为百姓利益奔走呼吁的官员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九重”象征着朝廷的最高权力,诗人通过这一表述,强调了民间疾苦需要被高层关注的重要性。

颔联“已见地方遭水火,宁驱民命饱蛟龙”进一步揭示了采珠活动对地方造成的破坏,不仅使土地遭受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更让无辜的民众生命财产受损,而这些财富却滋养了贪婪的蛟龙(比喻统治者或权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颈联“薇垣信有回天力,草野宁知曲突功”转而赞扬了那些有能力改变现状、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官员,如同古代传说中能够扭转乾坤的英雄。同时,也暗含了对未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灾难发生的官员的批评,表达了对预防性政策的重视。

尾联“如此医和堪活国,几多药裹肘囊中”以医和(古代传说中的神医)为例,强调了正确政策和措施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这里将“药裹”比喻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暗示了在官员的袖珍工具包中,应该装满能够救治国家、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民生福祉以及官员责任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写兴呈骆明府

白屋寒生俨雪飞,江城春半未班师。

谁知衰病悬车日,目击干戈遍地时。

唐肆不来千里马,甘泉犹奏九茎芝。

使君小试调元手,两袖春风放莫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题杜少陵成都草堂

草堂还照浣花西,千载公神一主栖。

遗句我今粗领会,见贤谁此不思齐。

共知诗史宗三百,可但规模扫六迷。

人去溪山风月在,枫林依旧子规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李都阃琢玉轩诗卷

潇洒幽轩名琢玉,淋漓醉墨欲生波。

一枝玉树人堪比,满卷阳春调可歌。

克己功夫同卫武,连城声价重廉颇。

恩承霄汉金茎露,馀屑将来一处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闻见素先生谢事归莆阳喜而有作

经营劳勚鬓搔银,西蜀功成便乞身。

一舸图书只如旧,八壶风月又从新。

交游晚觉江山远,色笑空亲梦寐频。

安得病躯生羽翼,乘春飞去木兰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