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其三)

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在一个偏僻的小园中,宁静安详,树木的阴影交织浮动。
忽然蝉鸣声响起,万物似乎都被这秋意猛然唤醒。
炎热的夏天匆匆离去,西风吹来,带来凉爽但略带萧瑟的气息。
满林的绿叶繁茂,渐渐地,开始感受到凋零的忧愁。

注释

地僻:偏远。
小园:小庭院。
静:安静。
群木:众多树木。
阴交浮:树影交错浮动。
蝉声:蝉鸣声。
忽入耳:忽然传入耳朵。
物意:万物的心情。
飒惊秋:突然感到秋天的到来。
嘒嘒:形容蝉鸣声。
促徂暑:催促夏日离去。
西风:秋风。
萧飕:清凉且带有萧瑟。
满林:整个树林。
青青叶:翠绿的叶子。
渐有:逐渐出现。
摇落愁:凋零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谧的小园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秋天萧瑟感怀。开篇“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设置了一个幽寂而又生机勃勃的小园环境,树木繁茂,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封闭而宁静的感觉。

紧接着,“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中,蝉鸣之声突如其来,穿透了这份宁静,让人不由得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蝉声在古诗文中常被用作秋日凄凉气氛的象征,这里则是通过蝉鸣唤起对秋意的强烈联想。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飔”一句,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蝉声与西风相得益彰,共同构造出一个温度渐降、夏日余热即将消散的场景。

最后,“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一种感慨。虽然树叶依旧绿意盎然,但秋风一过,便是叶落纷飞,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换,也触动了诗人对生老病死的沉思。

总体而言,诗中通过对蝉鸣、西风、群木和摇落叶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深秋的小园景观,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郁与感慨。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蝉(其一)

委蜕疏竹根,舒翼高梧枝。

攀缘择阴翳,意求物弗知。

清晓喜零露,晴昼弄凉飔。

长吟不能休,自喜方得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蝉(其二)

转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

么形感气变,默得幽憩心。

遇冬潜厚地,应暑登高林。

仙术尔何知,动静役阳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孤鹜

孤鹜何时失旧群,空郊迥立如长人。

疾风拂地忽惊顾,欲起不起低昂频。

辽东八月霜气早,万里旅飞来南宾。

云间翩翩羽相接,沙上雍雍情更亲。

空江误骇虚弦响,飘乱哀惊争爱身。

仓皇离散意奔翥,形迹漂零心苦辛。

拳曲悲鸣求遗穗,稻粱收尽原野贫。

暮天萧条侣影过,侧头仰望空伤神。

想能高鶱投别伴,思故未忍重求新。

会向北归却相见,当看刷翮向前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居山

居山不出山,日饭鲜盐酪。

野菜芼山米,欢若屠门嚼。

苍苍百岁翁,常如一日乐。

人劝出山住,掉头终弗诺。

子孙入市门,卖薪食羹臛。

归来举糜杯,持匕意自恶。

市门负薪飧,滋味固甚薄。

甘脆前方丈,入腹毒于药。

山翁意甚长,慎无厌澹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