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三)

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

忠信主不合,辞意将诉谁。

独坐东轩下,鸡鸣夜已晞。

总驾命宾仆,遵路起旋归。

天命谁能见,人踪信可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和哲思的古典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孤独图景,白露沾湿庭院中的树木,秋风轻拂着罗衣,都显现出一种清冷与寂寞。"忠信主不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恼和无奈,而"辞意将诉谁"则透露出一种寻找倾听者的心声,但又带有一丝悲哀,因为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独坐东轩下,鸡鸣夜已晞"这两句更增添了一份凄清与空旷。诗人在月光之下独自沉思,夜深了,连鸡的叫声都未能打破他的孤独,只有时间在静悄悄地流逝。

接下来的"总驾命宾仆,遵路起旋归"则是在描写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安排车马和仆从,沿着道路缓缓行驶,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去。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无奈与顺应。

最后两句"天命谁能见,人踪信可疑"则是诗人的深沉感慨。天命难以捉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迹上行走,而这些看似确定的人生路程,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与对未来不可预知的迷惘。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六)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十五)

至人贵无为,裁魂守寂寥。

唯有驰骛士,风尘在一朝。

舆马相跨跃,宾从共矜骄。

天道好盈缺,春华故秋凋。

不知北山民,商歌弄场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十四)

夕云映西山,蟋蟀吟桑梓。

零露被百草,秋风吹桃李。

君子怀苦心,感慨不能止。

驾言远行游,驱马清河涘。

寒暑更进退,金石有终始。

光色俯仰间,英艳难久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

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