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庆侍者之净众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晨风吹动着竹笠,拂过山脚下的清晨
寻找佛法的心如同未成熟的梅子

注释

风:晨风。
摇:吹动。
顶笠:竹笠戴在头顶。
晓山隈:清晨的山脚下。
觅法:寻找佛法。
心:内心。
未熟梅:未成熟的梅子,比喻修行未成熟。
去路:前行的道路。
两肩:双肩。
担不起:承受不住,无法肩负。
会看:懂得看透。
撒手:放手,放弃。
得空回:得到解脱,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送庆侍者之净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风摇顶笠晓山隈”,这里描绘了一种清晨山间的景象。风轻轻吹动着行者的头上笠帽,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物,反映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觅法心如未熟梅”,此句则隐含了禅宗修行之意。“觅法”指的是寻求佛法,即追求精神上的觉悟。而“心如未熟梅”则是比喻,梅花在寒冷中才能绽放,暗示着诗人对禅法的理解和追求还不够成熟。

“去路两肩担不起”,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俗务的无奈和放弃。两肩承载不了生活的重负,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也反映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

“会看撒手得空回”,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撒手”是放下一切的象征,意味着对尘世的彻底放弃。而“得空回”则是内心获得解脱后的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禅法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十洲。

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玿公长老赴南剑光孝之请

好手逢场了不同,五家宗外立家风。

玿师一句当机语,不道杨岐栗棘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闻子规

客里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

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面壁庵

败壁纵横销翠烟,岩花犹落旧庵前。

从来说法无人会,寂寂空山谩九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