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边(其一)

儒官冷落似村居,蒲艾葵榴色色无。

却有一尊春酿在,醉眠犹胜楚三闾。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儒官的地位如同乡村一般被冷落,
各种植物如蒲草、艾蒿和葵花都失去了往常的色彩。

注释

儒官:指儒家学者担任的官员,地位不高。
冷落:不受重视,被忽视。
村居:乡村生活,比喻不受关注的境地。
蒲艾:古代用于祭祀或药用的植物,象征朴素。
葵榴:葵花和石榴,代指夏天的花朵,这里形容色彩单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儒官冷落似村居",通过对比,表达了儒生或读书人归隐后的平淡与宁静,他们的住所虽然曾经是学习和修身之地,但现在却像乡村一般寂静无声。"蒲艾葵榴色色无"则进一步渲染出这种环境中的植物景象,蒲艾、葵榴等植物在这里没有特别的光彩,每一样都显得平常而自然。

然而,在这宁静淡泊中,诗人却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却有一尊春酿在"。这里的"春酿"指的是春天酿造的美酒,而这一尊美酒成为了诗人享受生活、消解忧愁的方式。

最后一句"醉眠犹胜楚三闾",表达了诗人饮酒后进入醉乡的快乐。这里的"楚三闾"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能使人陶醉,然而诗人却认为自己醉酒后的睡眠,比起听楚三闾的美妙音乐,更为享受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简单的快乐,以及对比历史上的艺术享受,表达了诗人对于退隐生活的喜爱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钱儒珍家赏桂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

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

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剪白须

临镜忽自哂,公然白纷如。

稚女眼最明,为我剪白须。

髟髟如素丝,不堪纫破襦。

参差茁秋草,蔓衍不可除。

明知我已老,既白难再乌。

无肉令人癯,眼昏妨读书。

颜驷烛之武,吾非斯人徒。

形式: 古风

寄史贵质

淳祐六十翁,生遇时节好。

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

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

平生千金躯,岂不自爱宝。

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

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

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南仲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读为学士。

溪翁年德与坡同,官职胡为未相似。

我道閒人胜贵人,傥来轩冕溪云比。

翁今田园濑水上,颇胜求田阳羡里。

翁今有弟夜雨对床乐,颇胜卯君怀远驿中有感秋风起。

有时笔床茶灶泛洮湖,柳外梅边从徙倚。

诗筒经卷静工夫,光景流连一弹指。

不论众醉与独醒,不问此非并彼是。

客来不必及时事,有酒且斟无即止。

从今笑傲五百年,铜狄铜驼皆敝屣。

小山老桂敷秋香,下弦月照西风凉。

今夕如此好风月,胡不招邀坡翁霞佩同颉颃。

翁今放舟何所适,新诗漫表长相忆。

舟中不可久留兮,盍早归来共赋碧云餐白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