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堤舟夜

六诏亲庭远,三巴归路长。

全家寄江汉,独客近潇湘。

天与无根蒂,人谁足稻粱。

牢愁争万古,慷慨意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新堤舟夜》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描绘舟行于夜晚新堤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六诏亲庭远,三巴归路长”以“六诏”和“三巴”为背景,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归途遥远的现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颔联“全家寄江汉,独客近潇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与家人分离,独自漂泊在外,只能将思念寄托于江汉与潇湘之间,形象地描绘出孤独与思乡之情。

颈联“天与无根蒂,人谁足稻粱”则从自然界的视角出发,以“无根蒂”的植物比喻人生的无常与艰辛,强调了生存的不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牢愁争万古,慷慨意难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愁苦与慷慨激昂的情感,即使历经千载,这份情感依然难以忘怀,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夜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临江叹

骇浪蹴日回,惊涛激云上。

我舟一叶轻,势与水天抗。

回头阊阖生遥慨,目中久已无瀛海。

瀛海遥环九九州,苍茫宇宙皆浮沤。

我似太仓一稊米,无衣无食依南纪。

呜呼,古来烈士多苦心,夜深一诵猛虎行。

形式: 古风

毕展叔先生招陪秦岵斋王奉斋两先生登大别山拂云楼,分韵得云字

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汉阳客舍题壁

剪纸难招久客魂,此身漂泊任乾坤。

江湘风雨秦南郡,申息云山楚北门。

一树枯槐怜庾信,十年秋柳泣桓温。

故人小别今如雨,零落春衣旧酒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骤雨

奇云挟雨至,迫以千里风。

乾坤白浩浩,万马鸣空中。

我居实湫隘,譬彼笯与笼。

阴气动破壁,薜荔青濛濛。

自倾一壶酒,磈垒难销镕。

梦中窥海日,意气始得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