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菰蒲叶冷暮天低,断岸舟横水四围。

祇有一竿湘楚竹,未尝容易下渔矶。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押[微]韵

翻译

夜晚的天空低垂,茭蒲叶子显得寒冷,河边的码头上,孤舟横泊,四周被水环绕。
船上只有一根来自湘楚的竹竿,它从未轻易地被用来作为钓鱼的工具。

注释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大而扁平。
暮天:傍晚的天空。
断岸:岸边,河岸。
舟横:船横在岸边。
水四围:四周都是水。
祇有:只有。
湘楚竹:湘江和楚地的竹子,可能象征着远方或某种坚韧的品质。
未尝:未曾。
容易:轻易。
渔矶:钓鱼的石台,也指钓鱼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渔场景。"菰蒲叶冷暮天低",寥寥几字便勾勒出芦苇丛中,天色昏暗,寒意袭人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萧瑟和环境的寂静。"断岸舟横水四围"进一步描绘了孤独的小舟停泊在岸边,四周被水环绕,显示出渔夫的生活孤独而自在。

"祇有一竿湘楚竹",诗人特意提到那根竹竿,可能是渔夫的钓竿,也可能象征着他的坚韧与节操,湘楚之地的竹子常被赋予高洁之志,这里强化了渔父的形象。"未尝容易下渔矶",表达了渔父钓鱼并非随意之举,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体现了他的耐心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刻画了一个深具隐逸情怀的渔父形象,寓含了诗人对渔父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黄檗礼佛掌宣宗图赞

七赤之躯,额有圆珠。问著便掌,胆大心粗。

不是大中天子,几乎唤马作驴。大家水底按葫芦。

形式:

傅禅人空谷

洞然非洞亦非盘,个里有神谁解看。

未启口前先应诺,听时莫被耳根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揖让图

行必有师,进之以礼。昭昭君子心,对面风波起。

形式: 古风

棘林和尚遗书至

因记七峰来玉几,去年花月下云坳。

未周一岁背盟我,剔尽春灯眼不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