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所作,名为《吕朝散挽诗二首》之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情挽留。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游自得的情景。“金马”、“玉堂”象征着高贵和宏伟的环境,而“高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从容不迫。接着,“中年遂与水云期”暗示诗人到了中年,终于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这里提到的“太冲”和“叔度”都是古代文学家,他们各自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建树。“三都赋”指的是对长安、洛阳、南京三大都城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情感。然而,尽管他们的才华横溢,但面对“万顷陂”的自然景观,也显得微不足道。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这两句中,“夜壑”、“白驹”都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夜壑藏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而“白驹过隙”则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那迅速奔走的白马,通过狭窄的山口(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寂寞与孤独。诗人在南园中再也找不到昔日友人的足迹,只有那古老的桧树和高松仍旧守护着这个地方,似乎还记得那些已经不再存在的往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家的才华与大自然的宏伟,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为雄。
盛衰付与枕中梦,福禄犹嗤塞上翁。
松菊渐荒三径合,鹤猿误怨故山空。
苍苔满地尘凝席,惟有萧萧蕙帐风。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秪应凉冷后,萧飒更清秋。
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
莫疑造物收功晚,自是阳和著意深。
且具黄鸡倾白酒,更求青李与来禽。
扫除万古穷通想,付与南薰一弄琴。
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时何意主文盟。
耽经谩有春秋癖,闭户犹防月旦评。
独对秋风叹华发,暮云萧瑟岁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