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史次仲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秪应凉冷后,萧飒更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世俗的谋划不是我所追求的,常常把美好的诗篇投递。
老朋友都光彩夺目,唯独夫子你长久停留。
礼仪音乐崇尚空洞的形式,为何要让衣冠成为束缚。
只应在清凉之后,那时将有萧瑟的清秋来临。

注释

世俗:指社会上一般的风气或潮流。
匪:不是。
谋:谋求,计划。
嘉篇:美好的诗文。
常见投:经常被投递。
炫曜:炫耀,显眼。
夫子:对有学问的尊称,这里指某位先生。
淹留:长久停留,不轻易离开。
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
虚器:空洞的形式,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借指社会地位或身份。
自囚:自我束缚。
秪应:只应,应当。
凉冷:清凉冷落。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也形容草木凋零。
清秋:清爽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戏赠史次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不屑一顾,反而乐于与友人分享高尚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旧时朋友间的光鲜亮丽与自己独自留守的淡泊明志,抒发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世俗匪吾谋,嘉篇常见投" 表示诗人不愿涉足世俗纷争,而是乐于分享高尚的情操和文化。"旧交皆炫曜,夫子独淹留" 强调了朋友间的光鲜亮丽与诗人自己孤独留守的对比,显示出诗人的淡泊明志。

"礼乐尚虚器,衣冠何自囚" 诗中的“礼乐”指的是古代文化艺术的象征,“虚器”则寓意于形式上的空洞。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中形式主义和物质束缚的不满。

最后两句 "秪应凉冷后,萧飒更清秋" 描述了一种在凉风、寒蝉声中更加明净、清醒的心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超脱尘世纷扰后的心灵解放和精神澄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是一篇蕴含深意、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厚之久阴未雨

欲和丰年几日霖,密云委地结繁阴。

莫疑造物收功晚,自是阳和著意深。

且具黄鸡倾白酒,更求青李与来禽。

扫除万古穷通想,付与南薰一弄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老叹

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时何意主文盟。

耽经谩有春秋癖,闭户犹防月旦评。

独对秋风叹华发,暮云萧瑟岁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昆阳城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龙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阎氏桥亭

绿芰红蕖照眼新,池塘风软起青蘋。

远山碧映重林暮,委径香传别洞春。

五月独为长道客,沧浪自有濯缨人。

谁知雅意在丘壑,惭对箕嵩愧路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