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五九)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

形式: 押[冬]韵

翻译

重要的不在于外表,真正的智慧也不在于表面。
等待风云变幻来磨砺自己,如同陶器在炉火中成型,接受传承后卢老却选择逃离劳作。
犀牛通宵达旦地观察月亮,白鹤在千年古松下做着长梦。
满头白发、面容苍老的老人拖着拐杖,人们嘲笑他像老态龙钟的龙。

注释

事:重要的事情。
不在:不在于。
容:外表。
智:智慧。
到:在于。
宗:核心。
待:等待。
云雷:风云变幻。
陶壁梭:比喻自我修炼。
蛰:蛰伏。
授衣钵:传授技艺或知识。
卢老:虚构的人物。
逃舂:逃离劳动。
犀通:犀牛般的洞察力。
半夜月:深夜的月亮。
鹤梦:鹤的梦境。
千年松:古老的松树。
白发:白发。
苍颜:苍老的面容。
跛挈:拖着拐杖。
公:老人。
时人:当时的人们。
相笑:嘲笑。
老龙钟:形容老态龙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以禅宗修行和师徒传承为主题,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展现出禅修者的内在智慧与超然境界。"事不在容"强调修行不在外在形式,"智不到宗"则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领悟佛法的要义。"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运用比喻,描述禅师静待时机,如同壁梭潜藏,接受衣钵传承,暗示了禅宗师徒间的交接和修行的隐秘性。"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进一步描绘禅师夜晚的冥想,以及对永恒的追求,以鹤和千年松象征长生不老的禅意。最后两句"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描绘出禅师年迈却坚韧的形象,尽管身体残疾,仍坚持修行,引得世人嘲笑,但禅师对此毫不在意,犹如老龙钟般沉稳,体现了禅者的豁达和定力。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禅修者的心境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十五)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形式: 押[真]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九)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形式: 押[月]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二八)

劫壶廓空,一句圆通。苔生玉殿,体露金风。

妙尽不知处,光回还借功。

鉴像之缘而妙触非受,谷神之应而随呼不穷。

形式: 押[东]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

槁木之形,谷神之灵。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晓星。

一点心明兮非台之镜,大千卷出兮破尘之经。

形式: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