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红鞓带

君不见相如容貌穷不枯,卓氏耻之分百奴。

一朝奉指使筇笮,驷马赤车从万夫。

仲元君平更高妙,寄食耕卜霜眉须。

两川人物古不乏,数子风流今可无。

参军少年饱经术,期作侍中司御壶。

老披青衫更矍铄,上马不用儿孙扶。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礼攘裙襦。

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东阡北陌西风入,瑞草桥边人叫呼。

想见红围照白发,颓然醉卧文君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相如虽貌陋但精神不衰,卓氏以之为耻,分给他众多奴仆。
一旦他受命出行,乘坐竹杖牵引的车子,跟随的队伍浩浩荡荡,有成千上万的人簇拥。
仲元君平的才艺更超群,以寄食和占卜为生,眉毛斑白却风采依旧。
四川的人物自古就不乏才俊,像他们这样的风流人物现在怎能没有呢。
年轻的参军饱读诗书,期望将来能成为侍中掌管御壶事务。
年迈的他身着青衫依然精神焕发,骑马出行都不需要子孙扶持。
忽然有一天他解下官印离去,耻于用诗书礼仪换取世俗富贵。
预知百年之后一切已定,他嘲笑那些仙人身形消瘦。
东街北巷秋风吹过,瑞草桥边人们喧哗声起。
想象那红艳的围炉映照着他的白发,他醉倒在文君的酒馆中。

注释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
卓氏:卓王孙,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的父亲。
筇笮:竹杖。
侍中:古代官职,皇帝近臣。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力。
文君垆:卓文君经营的酒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和东坡红鞓带》,通过对司马相如、卓文君、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对参军少年的期望,表达了对才子风流的赞美和对仕途抉择的深思。诗中提到的“一朝忽解印绶去”,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更倾向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以想象文君垆边的场景收尾,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洒脱的意境。整体风格清新,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显之长老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虚飘飘

虚飘飘,虚飘飘。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

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

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綵云铺远霄。

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形式: 古风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愁绝倒。

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

清泪班班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结子待君来,洗雨梳风为谁好。

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扫。

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天分四时不相贷,孤芳转盼同衰草。

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华向晴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