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二)

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

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

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斋饭的香气从香积寺飘来,钟声悠扬穿过翠绿竹林。
僧人沿着松木小径渐行渐远,鸟儿安静地落在石坛上。
采摘春天山头的新鲜茶叶,用雨水涧的清泉烹煮。
禅室中烟雾缭绕如篆刻,每一处都让人感到宁静宜人,流连忘返。

注释

斋饭:寺庙里的素食。
香积:指香积寺,佛教名胜。
翠筠:青翠的竹子。
僧投:僧人行走。
松径:松树成荫的小路。
驯:安静,驯服。
茶摘:采摘茶叶。
春山:春天的山岭。
泉烹:用泉水烹煮。
雨涧:雨水汇集的山涧。
萧然:寂静,清冷。
烟篆:炊烟缭绕的样子。
室:禅室。
喜留人:使人喜欢停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的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宁静和谐的宗教氛围。开篇"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已然带入了一种清净肃穆的场景,"斋饭"指的是寺中的供餐,"钟声"则是佛寺中常有的晨钟暮鼓,引人向善。接下来的"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描绘了僧侣在林间散步的情景,以及鸟儿落于古老的石坛上,这些都是静谧的象征。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则是对寺中饮茶和取用泉水情形的描绘。春天刚开始,茶叶柔嫩可爱;而"泉烹雨涧新"则显示了泉水在雨后的清新。

最后两句"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快乐。"萧然"形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烟,而"烟篆室"则是佛寺中的寮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处处皆是留住心灵的所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景象刻画,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一)

抱病云山远,兴怀节物新。

林红纷过雨,岭翠郁堆春。

猿鸟时相狎,烟霞日自亲。

可怜成底事,半世走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关子东约中秋游天竺再用前韵有诗和之

湖光尽处两山开,夹道苍松郁壮哉。

水过冷泉双涧合,石飞天竺一峰来。

胜游喜有幽人约,佳句俄催爽气回。

桂子中秋正芬馥,流霞好泛月边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用前二诗韵(其一)

洞府仙扃本不关,凡踪长堕世尘间。

胜游得得今须遍,俗驾迟迟肯遽还。

绝巘晨光收雨脚,群峰春色亸烟鬟。

感通珍重神灵意,诗思虽荒讵敢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和制帅(其三)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

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

抟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

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