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
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春景图。"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而山中的鲜花却仍然散布其间,但已经不如前期繁盛。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紧接着"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美好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对自己说,既然花朵即将凋零,不如就留下来,好好享受这短暂的美丽。"林间宿不归"也隐含了一种逃离世俗纷扰、与自然为伴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春花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
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绿杨枝上五丝绳,枝弱春多欲不胜。
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
独上西楼尽日闲,林烟演漾鸟蛮蛮。
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