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王六同宿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十八年来我们饱受离别之苦,只在同床共枕时吟咏新的诗篇。
互相询问诗中的词句,共同谈论现在的生活比过去更加美好。

注释

十八年:指过去的很长时间。
恨别离:对分离的深深遗憾和痛苦。
唯同一宿:只有在夜晚同床共眠的时候。
咏新诗:吟诵新的诗歌。
更相借问:相互询问。
诗中语:诗里的内容。
共说:一起谈论。
如今:现在。
胜旧时:超过过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喜王六同宿》。从这短短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十八年来恨别离”,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的分离所带来的深深遗憾,这种离愁积淀已久,直到现在仍然历历在心。这里的“十八年”并不一定是实指,而是一种夸张手法,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离别之痛。

“唯同一宿咏新诗”,则转而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情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一个夜晚,不仅弥补了过去的分离,更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新的境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庆祝,也是对文学灵感的一种歌颂。

“更相借问诗中语”,这两句表明了诗人与王六之间不仅是在共度时光,更是在精神和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他们通过讨论诗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情感,这种对话不只是语言上的交换,而是心灵深处的相互触动。

“共说如今胜旧时”,这句话则透露出一种超越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文学创作乃至友谊,都比过去更加美好。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歌咏,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悲欢的精神追求。它告诉我们,即使在长久的离别之后,真挚的情谊依然能够在短暂的相聚中得到升华,而这种升华又能激发出更加精彩的文学创作。这是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美好寄托。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寒食

绿杨枝上五丝绳,枝弱春多欲不胜。

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唤摆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登楼寄胡家兄弟

独上西楼尽日闲,林烟演漾鸟蛮蛮。

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禅师

独在西峰顶,年年闭石房。

定中无弟子,人到为焚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答元八遗纱帽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