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陆炳的《晴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面。首句"晴川书触目",以"晴川"为背景,展现出明亮开阔的江面,仿佛是一幅清晰可见的画卷。"亭午水波明"进一步强调了中午时分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舟疾驱山走",通过动态的视角,写舟行之快,仿佛能带动山峦移动,形象地传达出舟行者的兴致和江流的湍急。"云迟碍日行"则暗示天空中的云朵缓慢移动,似乎有意阻挡太阳的前行,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石苔齐草色,岸竹聚风声",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岸边的景色,石上的青苔与翠绿的草色相映成趣,而岸旁的竹林则汇聚了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最后两句"惟是寻幽处,由来世莫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幽深之处的向往,认为这样的地方是世间纷扰之外的一片净土,值得人们去探寻和珍视,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