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境最静,静极恐关情。
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象,诗人通过强调环境的寂静,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静极恐关情"一句,表达了在极度安静中,诗人担心这份宁静会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可能是对友情的思念,也可能是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诗人劝告自己不要被外界的鸟鸣所分散注意力,而是要将思绪寄托在寻找朋友的声音上,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交往的渴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以静写动的抒怀之作,展现了宋人对于内心世界细腻而深沉的表达。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陆机不听华亭鹤,张翰还思吴郡鲈。
何似故人无一事,菊花时节独携壶。
情爱难缠旷士襟,俗缘那似道缘深。
已知达识空诸幻,万事从头付醉吟。
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冯公岭上翠摩空,下视群山千万重。
想得行人归意速,又穿云树过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