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
尽日弄琴谁共听,与君兼鹤是三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到访朋友隐居之所的景象。开篇“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幽静无尘、植物茂盛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莎”指的是细小的草丛,“苔”则是长在石上的青苔,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接下来的“竹冷花迟剩驻春”则是对这一季节特有的景象进行了描绘。在这里,“竹冷”形容春日午后的微风拂过竹林,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而“花迟”和“剩驻春”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而花朵尚未完全凋零,依旧留恋着春意的意境。
第三句“尽日弄琴谁共听”表明诗人整日沉浸于琴声之中,却无人能与其共同欣赏,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透露出一丝孤独感。这里的“弄琴”,不仅是对音乐的热爱,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与君兼鹤是三人”则充满了哲理。这里的“与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兼鹤”则是一种虚构,意指即使只有朋友和一只鹤相伴,也足以让这份孤独变得不那么孤单。在古代文化中,鹤往往象征着高洁或友情,因此这里的“三人”,实则是诗人与自然、艺术及友情之间精神上的对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不详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
莫怪频过有酒家,多情长是惜年华。
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凉风拂簟秋。
半夜觉来新酒醒,一条斜月到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