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秋色.悼白海棠

绿纱窗侧。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

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

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露湿粉光欲滴。

好从他雅淡。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

堪惜。西风狼藉。向苔阶藓砌堆积。

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

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

休道易飘零,如伊皎洁,离尘离垢,深人思忆。

形式: 词牌: 秋思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里白海棠的凄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素雅之姿与孤高之气。诗人通过“绿纱窗”、“玉润珠圆”、“冰姿袅袅”等词语,生动刻画了白海棠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表达了诗人对白海棠的爱怜之情,既想将其折下作为装饰,却又不忍破坏它的自然状态,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接着,“露湿粉光欲滴”一句,更是将白海棠的娇嫩与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感受到那晶莹剔透的露珠在花瓣上轻轻摇曳。

“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则进一步描绘了白海棠与诗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它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情的氛围。

然而,好景不长,“西风狼藉”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白海棠即将面临凋零的命运。“向苔阶藓砌堆积”、“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这些句子充满了对白海棠命运的哀叹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

最后,“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以月光下的空庭为背景,强调了白海棠即使在凋零之后,依然保持着其洁白的本质,如同梦境中所见的雪衣,暗示了诗人对白海棠精神品质的赞美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白海棠的美丽与脆弱,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时间与美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

袁寒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新月照积雪

宿寒未去。留却馀光住。惹得姮娥嗔复妒。

皓色随风遥吐。纤纤下浸琼楼。迷迷远带银钩。

江上不分夜影,惟闻芦荻飕飕。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凤凰台上忆吹箫.掬水月在手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

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

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

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溶溶。

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

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

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

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弄花香满衣

残腊辞梅,嫩寒侵柳,小园风送春来。

渐夭桃竞放,琼李争开。

相约西邻女伴,妆罢也、倚徙莓苔。

柔荑滑、弓鞋半褪,罗袜微歪。安排。

秋千架畔,试闲寻百草,笑赌双钗。

更揉红撚白,插鬓堆怀。

伫立湖山石上,错引得、蝶恋蜂猜。

花阴冷、归更雪缕,香溢妆台。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满江红.和外送春韵

庭院深沉,湘帘外,馀芳还有。

凝望处,远山烟霭,愁霖声又。

彤管漫吟消雨后,紫姑暗祷占晴昼。

问仙家,经岁总如春,曾归否。心已醉,非关酒。

眉未展,非同柳。听檐前响滴,令人诗瘦。

蝶伴蜂群迷不出,芳郊绮陌游难久。

惜光阴,滚滚似流波,空孤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