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登凤凰台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

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

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庭花飘尽胭脂。

算结绮、繁华能几时。

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

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

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再次登上高台,去拜访被贬谪的仙人啊,仙人去了哪里。
只见石城西边屹立,潮水平静白鹭飞翔,佛塔在南边耸立,云淡如烟乌衣巷旁。
凤凰不再飞来,长安又在哪里?只剩下几株碧绿的梧桐。
历史兴衰,面对江山美景就别提那些是非了。庭院里的花儿落尽,只剩胭脂红。
绮丽的楼阁还能繁华多久呢?
询问谁还会像往昔那样,在新亭洒泪,又有谁能再去别墅下棋对弈。
笑着拍打栏杆,功名未竟,宁愿披着绿蓑去寻找钓鱼的礁石。
痛饮一番,任由自己醉倒在玉山中,只有明月陪伴着归途。

注释

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如李白。
石城:古代南京的别称。
浮图:佛塔。
乌衣:南京乌衣巷,古时贵族聚居地。
凤鸟: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皇权。
新亭:东晋时期建康(今南京)的名胜。
别墅:贵族或官员的私人住宅。
绿蓑:绿色蓑衣,代指隐士生活。
钓矶:钓鱼的岩石。
玉山:形容醉态如山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眺望远方,寻访仙境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追忆和对未来变迁的无奈。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在这里,“谪仙”指的是隐逸高士或仙境,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主题,即通过升华达到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解脱。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 这四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石城”、“浮图”都是古代建筑的名字,而“潮平白鹭”则是海边的宁静景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 这里,“凤鸟不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缺失,而“长安”则是唐代都城之名,代表了昔日的繁华和权力中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时期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

"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兴衰、世事变迁时的感慨和疑问。在这里,“江山”象征着不变的自然,而“兴亡事”则指的是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

"庭花飘尽胭脂。算结绮、繁华能几时。" 这两句通过对庭院中花朵凋零以及对过往繁华记忆的追问,强化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反思,如“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 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友谊和人生的不确定性的思考。

最后,“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这几句则表达了一种放弃与超脱的态度。诗人似乎决定要放下心中牵挂,享受眼前简单的快乐,即使是暂时的逃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哲学思考与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吴景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濯缨石

乘兴沧浪水际行,江澄如练接天平。

玉樽暮举频添酒,石砥浮箄就濯缨。

夜月浸潭冰鉴冷,密星沉水浦珠明。

南山环峙相辉映,直耸蓬莱侍玉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牡丹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形式: 古风

春日焦山观瘗鹤铭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形式: 古风

水龙吟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