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牡丹在春天盛开,却遭受风雨无情的嫉妒。
早晨的小庭院里,已有许多花朵凋零散落。
心神消沉在梓泽之地,思绪如断肠般牵挂着马嵬坡的过往。
整天倚着栏杆,犹豫不决,无法离开。

注释

牡丹:象征富贵和美丽。
乘春芳:在春天盛开。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世事变迁。
苦相妒:形容风雨对牡丹的摧残,也可理解为嫉妒。
朝来:早晨。
零落:凋谢、散落。
梓泽国:古代地名,泛指美好的地方。
马嵬路:唐代地名,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有关。
栏干:栏杆,这里指庭院的围栏。
踟蹰: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牡丹花在风雨中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个人情感上的不舍与哀伤。

“牡丹乘春芳”一句直接点明主题,是牡丹在春天的盛开。接着,“风雨苦相妒”则是对自然界中牡丹遭遇风雨的描写,通过“苦相妌”的用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牡丹之美的珍惜和不忍心看到其被摧残。

下两句,“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具体描述了在早晨的小庭院里,牡丹花瓣已经散落一地,数量之多难以计数。这里诗人通过“朝来”和“小庭”,营造了一种亲近、静谧的氛围,使得牡丹花落的意象更加凄美。

接下来的“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两句,则是对古人怀旧之情的一种抒发。诗人通过历史地名如“梓泽国”和“马嵬路”,将个人对于牡丹易逝的哀伤与古人的离别相融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一句,则是诗人对美好景物不忍离去的情感表达。这里的“栏干”,可能是指围绕小庭院的护栏,而“踟蹰”则形容诗人徘徊不忍离去的样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牡丹花作为媒介,传递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和珍惜,以及个人情感上的不舍。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0)

吴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 字:居父
  • 号:云壑
  • 籍贯:汴(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春日焦山观瘗鹤铭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形式: 古风

水龙吟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念奴娇.题浮玉石箄山

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办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柳梢青.元月立春

彩仗鞭春。鹅毛飞管,斗柄回寅。

拂面东风,虽然料峭,毕竟寒轻。戴花折柳心情。

怎挨得、元宵放灯。不是今朝,有些残雪,先去踏青。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