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临平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过临平》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五月风情画。前两句“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回忆了往昔五月时节,临平路上荷花盛开,汀洲之上繁花似锦,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接下来,“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则转至眼前,诗人此时已是三月,杨花如雪般飘落水面,随波逐流而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两句,通过杨花与藕花的交替开放,暗示时光流转,古今如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最后,“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古代文人贺老的足迹,乘着酒船在临平湖畔流连忘返,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闲适情怀。

整首诗以季节更替为线索,融合了怀古与赏景的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江南水乡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越溪曲

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船头紫翠动清波,俯看云山溪水里。

谁家越女木兰桡,髻云堕耳溪风高。

采莲日暮露华重,手滴溪水成蒲萄。

盈盈隔水共谁语,家在越溪溪上住。

蛾眉新月破黄昏,双橹如飞剪波去。

形式: 古风

紫溪道中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形式: 古风

和同年观志能还自武昌咏

短衣匹马走江汉,山川历历何雄哉。

汉阳风紧鼓角动,洞庭水深鸿雁来。

雪消巴蜀浪翻屋,黄鹤矶下声如雷。

是时立马夜呼渡,清江苦竹猿声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溪行中秋玩月

龙津秋水涵太虚,今夕何夕光景殊。

皓月当镜星贯珠,河汉倒影垂平芜。

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阿母今年八十馀,清晨理发云满梳,起居俨重天人如。

有子在官名在儒,奉母禄养南北区。

晨昏不忍离斯须,荆楚燕赵闽粤吴。

今年去官南海隅,北上咫尺天子都。

官船轧轧如安车,阿母坐卧襟怀舒,清晨夜泊不知挐。

母在船上重褥铺,芙蓉映水摇氍毹。

开瓮酒熟浮新蛆,秋园摘果雨剪蔬。

船尾曲突通行厨,家鸡水鸭美且腴,鲤鲫鲜大如江鲈。

奉觞酌酒前拜趋,月波荡酒如浮酥。

子为母寿妇寿姑,阿妹次进偕婿夫。

酌献亦及婢与奴,熙熙春盎无亲疏。

行礼有节俱欢娱,阿母笑语情愉愉,有妇右策儿左扶。

舟人醉饱从欢呼,鼓枻节歌声呜呜。

四山叠翠开画图,溪濑漱石如笙竽。

双壶酒尽村可酤,盘馔狼藉溪可渔。

人生此乐更有无,异乡到处同里闾。

惟期母寿庄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作诗记实无浮誉,至元丁丑仲秋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