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斌公房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最近我只在树下吃斋,关闭禅房门。
夕阳照在寒冷的山上,回荡着古老的磬声,破旧的僧袍已穿了好多年。
时常修剪长长的白胡子,遥望青色云雾,准备回归内心宁静。
他们依旧讲述着游历南岳的经历,修行是为了让心灵得到平静。

注释

唯一:表示独处或唯一的饮食。
禅扉:禅房的门,指修行者的居所。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用于召集僧众或冥想。
坏衲衣:破旧的僧袍,象征简朴的修行生活。
白须:指年长的僧人。
青霭:青色的雾气,常用来形容远处的山川景色。
游南岳:南岳衡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息机:停止世俗之心,达到心灵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平静生活和心境。开篇“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表明诗人最近的日子里,只关注于吃饭而已,并且在树下关闭禅房的门,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

紧接着,“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夕阳照耀下的山峦带来一丝凉意,而诗人却对此感到安适;他的衣衫破旧,却也无动于衷,这种宁愿过简朴生活也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则描绘了一位老僧人的形象。他的胡须已经变白,却依然保持着头顶的光秃;而“青霭远还归”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向往,“青霭”指的是山中的清新的气息,诗人希望能够返回到那片纯净的自然中去。

最后,“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游历南岳的渴望,以及这种旅行对于心灵是一种休息和调养。这里的“经行”指的是长期的修行,而“息机”则意味着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

收录诗词(193)

高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翥(音同“著”)。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字:九万
  • 号:菊磵(古同“涧”)
  •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70~1241

相关古诗词

崔卿池上双白鹭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晚晴见终南诸峰

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

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欲游嵩岳留别李少尹益

孤策迟回洛水湄,孤禽嘹唳幸人知。

嵩岳望中常待我,河梁欲上未题诗。

新秋爱月愁多雨,古观逢仙看尽棋。

微眇此来将敢问,凤凰何日定归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