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仲默

何子生知姿,弱齿咏凤皇。

垂帷破坟籍,一目能十行。

雅调走鲍谢,雄才抗班扬。

黄钟一彻虚,丝管空铿锵。

陆沉金马门,卒岁泣麟伤。

贾生亦逢时,杜甫终为郎。

古来圣哲士,位细非所妨。

屼屼大复山,后贤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对友人何仲默的赞美之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何仲默的才华横溢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句“何子生知姿,弱齿咏凤皇”开篇即赞美何仲默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如同初生之凤凰般引人注目。接着,“垂帷破坟籍,一目能十行”描述了何仲默博览群书,阅读速度惊人,显示出其过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接下来的“雅调走鲍谢,雄才抗班扬”则进一步赞扬何仲默的文学才华,不仅能够继承并超越鲍照、谢灵运等古代文人的风格,还能够在文学创作上与班固、扬雄等大家相抗衡。

“黄钟一彻虚,丝管空铿锵”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何仲默的才华比作黄钟大吕,即便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也依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暗示其才华虽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但依然熠熠生辉。随后,“陆沉金马门,卒岁泣麟伤”表达了对何仲默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显赫地位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最后,“贾生亦逢时,杜甫终为郎”通过引用贾谊和杜甫的例子,说明即使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华出众的人也可能遭遇挫折,但最终仍有可能获得应有的位置。这既是对何仲默个人命运的一种宽慰,也是对所有怀才不遇者的鼓励。

“古来圣哲士,位细非所妨”强调了才华与地位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真正的圣哲之士,即使职位不高,也无需因此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何仲默的肯定,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与智慧之人的精神支持。

“屼屼大复山,后贤永相望”以大复山作为象征,寓意何仲默如同山岳一般,高耸挺立,成为后世贤者永远仰望的对象。这不仅是对何仲默个人成就的赞誉,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何仲默才华、坚韧与精神的赞美,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才华与地位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与敬意。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赠近夫

石川山东晶,童稚只自树。

昔探庄老窟,终蹈宣尼矩。

学术通天人,声华照区宇。中年?宦籍,志岂屑轩组。

挂冠四五载,逊迹谢官府。

近因避虎豺,复出图三釜。

海邑方用兵,庶务纷蚊聚。

才闻借寇恂,已见思何武。

吾观江河流,喧豗恶足数。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发越州

生无冠组分,碌碌守迍邅。

越南十二月,尽室复远迁。

故国眇天末,扁舟薄言旋。

闽中地气暖,可免丝与绵。

旧业虽荒芜,尚有一顷田。

他乡困饥寒,胡为重留连。

且闻江海熟,已不忧荒年。

此州固信美,旅寓岂其然。

盘餐未易遘,薪水亦费钱。

虽得山水玩,顾非贫士便。

素癖厌人事,况乃居市廛。

毅然舍此去,飘飖御风烟。

夜泊桐江云,放歌渔父篇。

朝登富春山,钓台两高悬。

如云迫迟暮,顿觉忘忧煎。

行复经武夷,真诠落吾缘。

引手向紫霞,高招控鹤仙。

沆瀣亦可饱,安能逐鸱鸢。

局局禹迹里,里情向谁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严陵滩

咄咄严子陵,竟不能下尔。

迢迢富春山,潣潣桐江水。

渺渺穷居士,皇皇汉天子。

当年布衣交,一旦君臣礼。

渭川罢钓纶,莘野释耒耜。

上贤尊天瑞,所愿赞天纪。

但非鱼水会,往往委泥滓。

明王久不作,吾道长已矣。

形式: 古风

忆李御史云

忆昔在吴会,与子共昕夕。

剧谈例百壶,醉咤沧溟窄。

晨光倏不处,人事转凄恻。

予复苦羁旅,子已作逐客。

鄱阳波浪深,南岳瘴雾塞。

鸿冥天万里,帛书经岁得。

谁知消息来,竟作幽明隔。

冥契既永逝,今我何萧摵。

曩时青莲花,持抱化为石。

回首灵源山,云际且屏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