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越州

生无冠组分,碌碌守迍邅。

越南十二月,尽室复远迁。

故国眇天末,扁舟薄言旋。

闽中地气暖,可免丝与绵。

旧业虽荒芜,尚有一顷田。

他乡困饥寒,胡为重留连。

且闻江海熟,已不忧荒年。

此州固信美,旅寓岂其然。

盘餐未易遘,薪水亦费钱。

虽得山水玩,顾非贫士便。

素癖厌人事,况乃居市廛。

毅然舍此去,飘飖御风烟。

夜泊桐江云,放歌渔父篇。

朝登富春山,钓台两高悬。

如云迫迟暮,顿觉忘忧煎。

行复经武夷,真诠落吾缘。

引手向紫霞,高招控鹤仙。

沆瀣亦可饱,安能逐鸱鸢。

局局禹迹里,里情向谁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发越州》。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越州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生无冠组分,碌碌守迍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不屑,以及自己在官场中的平凡与挣扎。接着,“越南十二月,尽室复远迁”描述了诗人离开越州,全家随行的情景。诗人感叹“故国眇天末”,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扁舟薄言旋”则透露出归途的艰辛与无奈。

“闽中地气暖,可免丝与绵”一句,诗人庆幸于前往温暖的福建,可以避免寒冷带来的困扰。然而,“旧业虽荒芜,尚有一顷田”又流露出对失去原有生活和产业的哀伤。面对“他乡困饥寒”,诗人却选择留下,表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且闻江海熟,已不忧荒年”表明诗人对未来有所期待,不再担忧收成问题。尽管“此州固信美,旅寓岂其然”,诗人对新环境的美丽感到欣慰,但作为旅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依然存在。

“盘餐未易遘,薪水亦费钱”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难,而“虽得山水玩,顾非贫士便”则表达了即使身处美景之中,也难以摆脱贫困的现实。诗人自认“素癖厌人事,况乃居市廛”,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更不愿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

“毅然舍此去,飘飖御风烟”展现了诗人决心离开,追求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态度。“夜泊桐江云,放歌渔父篇”描绘了诗人夜晚停泊在桐江,放声歌唱渔父之歌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洒脱。

“朝登富春山,钓台两高悬”则展示了诗人清晨登山,欣赏富春山美景的愉悦心情。然而,“如云迫迟暮,顿觉忘忧煎”暗示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忧愁与烦恼也随之而来。

最后,“行复经武夷,真诠落吾缘”表达了诗人经过武夷山,与道家思想结缘的经历。“引手向紫霞,高招控鹤仙”描绘了诗人向往仙境,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沆瀣亦可饱,安能逐鸱鸢”则表达了诗人宁愿享受清静的生活,也不愿追逐世俗的名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对故乡的怀念、对新生活的期待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严陵滩

咄咄严子陵,竟不能下尔。

迢迢富春山,潣潣桐江水。

渺渺穷居士,皇皇汉天子。

当年布衣交,一旦君臣礼。

渭川罢钓纶,莘野释耒耜。

上贤尊天瑞,所愿赞天纪。

但非鱼水会,往往委泥滓。

明王久不作,吾道长已矣。

形式: 古风

忆李御史云

忆昔在吴会,与子共昕夕。

剧谈例百壶,醉咤沧溟窄。

晨光倏不处,人事转凄恻。

予复苦羁旅,子已作逐客。

鄱阳波浪深,南岳瘴雾塞。

鸿冥天万里,帛书经岁得。

谁知消息来,竟作幽明隔。

冥契既永逝,今我何萧摵。

曩时青莲花,持抱化为石。

回首灵源山,云际且屏迹。

形式: 古风

故太傅于公谦

太傅出南方,眉宇天人表。

曩在英庙朝,谠论多了了。

三边正统末,兵戈日俶扰。

先皇巡朔方,敌骑伏潢沼。

黄云阨塞垣,仙仗迷周道。

法驾一蒙尘,作意索金宝。

京城既摇动,和议杂纷纠。

公时赞戎机,决策截澜倒。

告庙定储君,誓众守隍堡。

耀兵向阴山,直欲举征讨。

居庸扼咽喉,铁马岂得捣。

坐令敌计穷,食尽师遂老。

翠华果全归,黄屋免再造。

虽重获罪戾,社稷功非小。

功高反杀身,于古亦常有。

固由天威赫,实为青蝇挠。

天日终辉辉,即见是非瞭。

神衷启后圣,殊锡达幽眇。

忆昔靖康乱,谋国何草草。

堂堂宋诸良,唯唯遵和好。

甘心拜仇敌,所以至绝岛。

直书在史氏,公节须皦皦。

形式: 古风

赠方豪

昆山天下士,抗怀薄秋旻。

作诗接元白,开口奔鬼神。

狂来放厥词,妙得造化真。

习尚罕时好,结交必古人。

三年策仕版,八口还忧贫。

民俗日向浇,真欲回其淳。

尸名况疾恶,所以谗柄新。

邹阳固得谴,郑侨终见亲。

迷途堕老洫,谁辨玉与珉。

君看裳陵山,万古当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