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隆平侯张公宣城伯卫公游灵应观

小有天高岂易攀,珠宫元不隔人寰。

潭龙抱雾晴犹黑,庭鹤梳风午正閒。

过岭松声闻淅沥,卷帘山色见孱颜。

青童两两清如玉,缓听仙歌满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几位显赫的贵族一同游览灵应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的和谐交融。

首联“小有天高岂易攀,珠宫元不隔人寰”以“小有天”象征灵应观的仙境之感,表达出此处虽高不可攀,却并不与人间世界相隔,仿佛是人间仙境的隐喻。

颔联“潭龙抱雾晴犹黑,庭鹤梳风午正閒”描绘了观内景致的静谧与神秘。潭水在晴日下仍笼罩着一层薄雾,龙似乎在雾中盘旋,而庭中的鹤则在微风中梳理羽毛,显得悠闲自在,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过岭松声闻淅沥,卷帘山色见孱颜”进一步展示了观外的自然风光。越过山岭,松涛声声,淅沥作响;卷起窗帘,山色尽收眼底,山峰轮廓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尾联“青童两两清如玉,缓听仙歌满树间”将视线转向观内的侍者,他们如同玉石般清雅,缓缓地听着仙乐在树间回荡,增添了诗作的仙气与神秘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应观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巧妙安排,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超凡脱俗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是日庄孔阳司副自江浦来会夜宿江上次明仲韵

黑发相逢是壮年,别来心绪转茫然。

如何绿酒孤篷夜,正在黄花九日前。

笑我远同江浦雁,看君清比定山泉。

江流恨不归西北,回首荒城万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丁字沽

十月南风不受呼,须将短日赴长途。

僧钟已及午时饭,官舫才过丁字沽。

新月此回真见汝,故乡何处尚迟吾。

关河百里南来雁,欲问平安有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津

玉帛都来万国朝,梯航南去接天遥。

千家市远晨分集,两岸沙平夜退潮。

贡赋旧通沧海运,星辰高象洛阳桥。

河山四塞喉襟地,重镇还须拥使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日大雨入夜喜而有作

打窗鸣雨忽来过,坐听欢呼杂棹歌。

沙口渡喧人语乱,柁头风急水声多。

尘心最渴真消得,农事虽宜奈晚何。

七十二泉云雾里,可能流润入官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