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雨入夜喜而有作

打窗鸣雨忽来过,坐听欢呼杂棹歌。

沙口渡喧人语乱,柁头风急水声多。

尘心最渴真消得,农事虽宜奈晚何。

七十二泉云雾里,可能流润入官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夜晚的独特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联“打窗鸣雨忽来过,坐听欢呼杂棹歌”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雨突然降临的情景,窗外的雨声与船上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热闹的氛围。颔联“沙口渡喧人语乱,柁头风急水声多”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渡口的场景,渡口喧闹的人声与急促的风声、水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颈联“尘心最渴真消得,农事虽宜奈晚何”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农事的关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之后,雨水的到来让尘心得以滋润,但同时也引发了对农事是否为时已晚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尾联“七十二泉云雾里,可能流润入官河”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想象着七十二泉的水流在云雾中蜿蜒,最终能否滋润到官河,既是对自然循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雨水能否有效解决旱情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夜晚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农事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杂画四绝(其一)

雪满千山路,茅堂只数椽。

幽人与脩竹,相对不知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画四绝(其二)

稚子牵衣泣,邻翁答语喧。

归人定何处,风物似羌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杂画四绝(其三)

地僻长宜静,郎潜亦爱贫。

贫家不酿酒,自有问奇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李伯时莲社图

谁写庐山十八贤,白头居士老龙眠。

药囊经卷随行杖,知在香炉瀑布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