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久轩(其二)

识见先几炳蔡蓍,艰难国事虑阽危。

龟山如用救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

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见识超群如蓍草般明了,忧虑国家大事,感到危险迫在眉睫。
如果龟山能发挥一半的作用,即使君实先生尚未离去,仍有希望挽救局势。
人们在江涛中显得如此渺小,您又将去往何处,公卿大人?
弟子们年迈体衰,丹心已碎,只能在空山中站立,思绪万千。

注释

识见:见识、洞察力。
蔡蓍:古代占卜工具,象征智慧。
阽危:危险、逼近。
龟山:比喻有威望或能力的人。
救得半:发挥一半作用。
君实:指代某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犹可为:仍有希望。
人渺:人显得微小。
江涛:江水波涛,象征世事变化。
公骑箕尾:公卿出行,以箕尾星宿为喻,表示地位。
何之:去哪里。
门生:弟子,学生。
老病:年老体弱。
丹心:忠诚的心。
有所思:深思熟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势卿的《挽蔡久轩(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蔡某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艰难局势的忧虑。

"识见先几炳蔡蓍"一句,通过“识见”二字,传达出诗人与蔡蓍之间的情谊和理解。"艰难国事虑阽危"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龟山如用救得半"可能隐喻着某种挽救之举,尽管效果有限,但仍有所期待。"君实未亡犹可为"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努力挽回局势的决心。

接下来的"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则是诗人对朋友蔡蓍离去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去向的好奇与关切。"箕尾"在此或许象征着某种隐退或逃避。

最后两句"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年迈多病、对朋友的牵挂,以及独处时的沉思和情感上的痛楚。这里的“丹心”指的是忠诚之心,而“伫立空山”则描绘出一幅诗人孤独徘徊于荒凉山野中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蔡蓍的怀念,抒发了对友情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虑,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无力的感慨。

收录诗词(17)

吴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蔡久轩(其一)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望阙致语

镐燕云开纪诞辰,括山人即华封人。

圣明天子千秋节,帖泰时年半月春。

龙左角占农事好,殿西头喜捷书频。

小臣有录如金鉴,愿献吾君德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丞相(其一)

六月麟书雨作霖,生贤此际见天心。

江都分洒虽名世,莘野商霖始见今。

门馆无□仪表正,经纶有道本原深。

正人命脉家常主,一念公忱朋盍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寿周丞相益公(其四)

昨丙辰年相魏公,当时克敌首归功。

何如手补天西漏,仍更神驱塞北空。

一隙暇时关国祚,十分重任赖臣忠。

天生贤佐兴王业,正看周诗六月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