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李蒙颍阳旧居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

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

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因共同的心愿而早早离世,天道又怎能评说呢。
只有山阳的故居,一生的记忆从未忘记。
青溪引来白鸟,我含泪悼念那逝去的美好。
蔓草蔓延进空荡的房屋,竹丛深深环绕着残垣断壁。
过去的游历仍历历在目,但精神上的寄托已无从言表。
只看见东山的明月,逝者虽去,却依然照耀着这扇门。

注释

同心:指志同道合。
早世:过早去世。
天道:自然法则或命运。
山阳宅:山阳的居所,可能指墓地。
芳荪: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指逝者。
蔓草:蔓延的野草。
空室:空荡的房间。
神理:精神寄托或道理。
东山月:象征永恒或怀念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与淡远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逝去岁月和旧友的无限哀思。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同窗共度时光之人的早逝感到困惑与不解,对于命运的无常有着深刻的感慨。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这两句则是说尽管世事变迁,但只有山阳故居这个记忆在诗人心中永远不会磨灭,是一抹温暖而坚定的情感寄托。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在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之情。清澈的溪水似乎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悲凉,它吸引着白鸟飞翔,而诗人则因思念故友而泪如溪流。

“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这两句描绘了荒废的旧居景象。蔓草长入无人的空房,丛生的荒草已经覆盖了曾经繁华的建筑,这是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最好写照。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诗人虽然身体远离了昔日游历之地,但那些记忆依然栩栩如生,却又因为深沉的情感而难以用语言表达。

“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最后两句,诗人眼中所看到的,是那东山明亮的月光,而心中却是对逝去之人的思念,那些已不在世的人,就像这月光一样,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但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他们始终未曾离去。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淡远的哲理,是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时光荏苒以及对故土故人的深情留恋的一种抒发。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南溪春耕

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

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际晚绿烟起,入门芳树深。

不才叨下客,喜宴齿诸簪。

夜月仍携妓,清风更在林。

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

自接通家好,应知待士心。

向隅逢故识,兹夕愿披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春暮过石龟谷题温处士林园

隐几无名老,何年此陆沈。

丘园自得性,婚嫁不婴心。

岁计因山薄,霞栖在谷深。

设罝连草色,晒药背松阴。

触兴云生岫,随耕鸟下林。

支颐笑来客,头上有朝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古也忧婚嫁,君能乐性肠。

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

问尔餐霞处,春山芝桂旁。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与我开龙峤,披云静药堂。

胡麻兼藻绿,石髓隔花香。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窅然高象外,宁不傲羲皇。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