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

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

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

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长久居住在仙人坛下,全家人都成了地仙。
池塘边有如乳汁般的洞穴,稻谷和黍米连着仙芝的田地。
起身欣赏那青翠的山色,再倒入白酒吧,准备躺下休息。
已忘却尘世间琐事,岁月流逝,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生活图景。"久在仙坛下,全家是地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则形象地展示了山中清澈的水源、茂盛的农作物以及灵芝等珍贵之物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仙境生活的具体写照。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悠闲心态。这里的“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持久和稳固,诗人对之有着深厚的情感。"还倾白酒眠"则表明了诗人享受简单生活的乐趣,即便是一日的劳累之后,也能以喝酒而酣睡为快事。

最后两句"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不知尘世事"意味着诗人已经将心志寄托于自然之中,对世俗烦恼不再挂念。而"双鬓逐流年"则是说尽管岁月匆匆,诗人的两鬓(头发)也随时间的流逝而变白,但这对他来说已不足为虑,因为他的心灵早已与自然合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湘口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赋得长城斑竹杖

秦兴版筑时,剪伐不知谁。

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

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越中行

越国临沧海,芳洲复暮晴。

湖通诸浦白,日隐乱峰明。

野宿多无定,闲游免有情。

天台闻不远,终到石桥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感怀献门下相公

谁云郎选不由诗,上相怜才积有时。

却是龙钟到门晚,终非稽古致身迟。

谋将郡印归难遂,读著家书坐欲痴。

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