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沈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

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美丽的树木布满了整个庭院,弥漫着各种秀美的景色。
看不见仙山上的云雾,我倚着琴,徒然叹息。
深沉的思绪如同梦境,心中的愁怨仿佛已被遗忘。
青春的时光悄然南移,白天忽然消失在西方。
眉毛如新月,映照在镜子上,镜中的自己在闺中已认不出。

注释

嘉树:美丽的树木。
氛氲:烟雾弥漫的样子。
罗:分布。
秀色:秀美之色。
仙山: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山。
倚琴:倚靠在琴旁。
太息:叹息。
沈思:深沉的思考。
在梦:如同梦境。
缄怨:隐藏的愁怨。
青春:青春年华。
坐南移:逐渐向南方移动。
西匿:向西隐去。
蛾眉:弯弯的眉毛,代指女子。
清镜:清澈的镜子。
闺中:闺房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淡漠的情感氛围。开篇“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写景,画出一番繁茂而又不失优雅的庭院风光,其中“嘉树”指美丽的树木,“氛氲”形容树叶浓密,“罗秀色”则是树木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迷人色彩。

然而,紧接着“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一句,却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然。这里的“仙山云”可能象征着遥远的理想或精神寄托,但诗人却表示看不见,这种视而不见的状态,与其倚靠在琴边发出了长叹,流露出一种无法达到的憧憬与无奈。

下面的“沈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陷入沉思,其情感纠葛如同梦境般模糊不清,同时又似乎对往事的怨恨毫不在意,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接着,“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一句,通过时光流转和太阳移动的情景,暗示了青春易逝与时间无情。诗人似乎在叹息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接受了这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最后两句“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则写出了对美好事物的淡漠和隔绝。这里的“蛾眉”是形容女子的秀眉,“返清镜”可能意味着面对镜中的自己,却感到陌生与隔离。诗人在闺房之中,似乎已经不再认识那个曾经渴望美好事物的自己,这种自我疏离的情感,更深化了整首诗的淡漠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夜泊越州逢北使

天地降雷雨,放逐还国都。

重以风潮事,年月戒回舻。

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䬓䬔萦海若,霹雳耿天吴。

鳌抃群岛失,鲸吞众流输。

偶逢金华使,握手泪相濡。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

既北思攸济,将南睿所图。

往来固无咎,何忽惮前桴。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枉系二首(其一)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枉系二首(其二)

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

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

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

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绍隆寺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