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公房夜坐

两宿禅房不问禅,夜深无事足高眠。

西山松竹东山月,共作清凉到榻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显公房内夜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首句“两宿禅房不问禅”,点明了诗人连续在禅房中停留了两晚,却并未深入探讨禅学,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修行生活。这句透露出诗人对禅学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次句“夜深无事足高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在深夜里,诗人感到无所事事,于是满足地进入了深度睡眠。这里不仅体现了环境的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放松。

后两句“西山松竹东山月,共作清凉到榻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西山上的松树与竹林,东山之上的明月,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仿佛这些自然景象都化为了清凉之物,直接来到了诗人的床榻之前。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酌吴太史新第用送吴中孚韵

晚凉乘月到新居,庭院无尘意有馀。

不信故人千里隔,可教今夜一尊虚。

清风六月仍留卷,淫雨三秋未报书。

水接长空山满地,天涯有客独知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山不果用前韵自解兼寄宁庵

相逢应笑我痴顽,谁到宜兴不到山。

乘兴更期三载后,题名真拟万峰间。

旧游随处皆成漫,胜槩平生未放閒。

莫作寻常诗话道,有人天上正思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昌山用欧阳圭斋韵

江自袁来一道斜,万山回首正思家。

游云润足滋胸臆,活水清堪漱齿牙。

薄暮更闻林外鸟,馀春犹见道傍花。

铃冈高处多奇观,已办明朝踏软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谈秋云挽词

云到秋来懒作霖,飞飞何处竟销沈。

听琴未了钟期兴,许剑长怀季札心。

两郡事曾归史馆,百年名合传儒林。

新碑高倚游来坞,时有行人下马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