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
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表达了在竹林间享受清凉午睡的情景,薰风即微风,帘指的是用来遮挡日光和外界视线的薄幕,这里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幽静的居住环境。"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以及由于体弱多病而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一句,"开槛"可能是指打开窗棂,而"临昏镜"则是在黄昏时分对着镜子,诗人可能在整理仪容或反思生命。"齐书补坠签"表明诗人仍保持着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忘记知识的积累。
最后两句"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则是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晚蝉声欲断"形容蝉蜕在秋天即将结束它们鸣叫的声音,而"新月到虚檐"则是在描述夜幕降临时,初生的新月挂于屋檐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安享晚年的一种心境。
不详
茅檐夜雪晓开晴,自洗寒衣漉涧清。
如此过冬何不可,梅花休笑鬓星星。
儿时摘青梅,叶底寻弹丸。
所恨襟袖窄,不惮颊舌穿。
我年不自觉,以我齿尚完。
尝新试一荐,喉棘眉先攒。
岂味不悦口,岂老难强餐。
人生煎百忧,算梅未为酸。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
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
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
自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晚行疏松间,遥见青烟处。
群牧下山迟,斜阳半芳树。
孤云驾回飙,介水横不渡。
倾意望幽人,待月同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