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的《病中(其七)》。诗中表达了诗人坚守清廉节操的决心,以及面对官府关怀时的感激之情。
首句“先祖留遗业,山中有敝庐”,描绘了诗人的家世背景和居住环境,暗示着他的生活虽简朴,却有着深厚的家族传承。接着,“从教妻子累,肯负圣贤书”一句,表明诗人愿意承受家庭生活的压力,也不愿辜负圣贤之学,体现了他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坚持。
“太守知贫薄,尚书问起居”则展现了官府对诗人的关心与尊重,通过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的关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最后,“若非守清节,谁暇枉轩车”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如果没有坚守清廉的节操,又有谁会不辞辛劳地前来探望呢?这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肯定,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官府的关怀,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廉官员的尊敬与期待。